在罗马文明衰落和西部帝国衰亡的过程中,匈人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影响了之后欧洲一个多世纪历史发展的走向。

同时,罗马帝国也促进了匈人在武器方面的改良、战术上的更新,使匈人部落逐渐与文明世界融合。那么在五世纪时候的罗马帝国,它的发展情况如何呢?

公元5世纪是罗马帝国的末世纪。这一时期罗马帝国的政治变动中,处处体现出宗教的影响。公元395年1月,罗马帝国首领狄奥多西去世,继承罗马帝国统治的是他的儿子阿卡狄乌斯与霍诺里乌斯。

而他们之所以能成功成为罗马帝国最高统治者,并非是因为拥有过人的才干,仅仅因为他们是先帝长子罢了。

按照血统“君权神授”。基督教为政治上的血缘继承提供了合理化的理论依据,而当权者也反过来维护促进宗教的传播。

皇位的世袭化使东西罗马帝国的统治逐渐带上了东方封建君主的色彩。首领周围开始出现独揽大权的大臣、阿谀奉承的宦官等形形的人物,宫廷斗争也随之而来。

总而言之,这些宫廷争斗消耗了官员精力,降低了罗马帝国办事效率,造成帝国行政指挥混乱。

五世纪时期的东罗马帝国边疆开始面临着蛮族的入侵,西哥特人在阿拉里克的领导下开始攻入罗马帝国境内。公元375年,匈人进攻东哥特人,劫掠土地,抢夺奴隶,残存的东哥特人被匈人强迫加盟一同进攻西哥特部落。

西哥特人向罗马帝国请求进入罗马帝国避难,罗马帝国首领瓦伦斯同意了这一请求,条件是西哥特人要为罗马帝国提供兵源。

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帝国境内,但鲁比契努斯宴杀哥特酋长事件却成为了西哥特人起义的导火索,随后西哥特人。

在这次战斗中,罗马帝国军队惨遭失败。这场战争拉开了罗马帝国灭亡的序幕。时值东、西罗马帝国分裂之际,西哥特人的首领阿拉里克趁火打劫,在公元401—402年时率军攻入米兰,后被西罗马帝国将军斯提里克击败。

但尽管如此,罗马帝国仍没能拦住阿拉里克的进攻。公元439年,迦太基城落入到汪达尔人手中,这座城市的陷落对西部罗马帝国而言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西罗马帝国的生命供给线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罗马帝国维持600年的地中海统一局面也被打破。

而此时,造成欧洲蛮族大迁徙的匈人部落开始向罗马帝国发动进攻。来自匈人的威胁直到被罗马人称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后猝死才逐渐减弱。

随着帝国实力的削弱与权利的分散,罗马帝国所能掌控的领土也在逐渐缩小,到5世纪70年代时,西罗马帝国所管辖的地区仅限于意大利半岛。

西方古典文化发展的最高峰体现在古代罗马文化,罗马帝国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开放性”、“实用性”和“独特性”三个方面,涵盖了宗教、诗歌、文学、农学和法律等多个领域。

由于罗马帝国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混合的国家,因此在文化上善于吸收外来民族的优点,鼓励外族人学习和发扬罗马帝国文化。不仅如此,罗马帝国在宗教上实行的也是宽容政策,尊重异族人独特的宗教。

戴克里先统治时期,随着中央集权逐步加强,皇帝的敕令逐渐成为法律的渊源。进入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又颁布了《格里戈利阿努斯法典》和《赫尔莫杰尼阿努斯法典》,对皇帝的敕令进行了完善与汇总。

罗马帝国从公元3世纪开始进入衰亡期,在经济领域的体现便是奴隶制经济开始衰落。但“奄奄一息”的奴隶制留下了那根鄙视自由民生产劳动的毒刺。

罗马帝国世界因此陷入到了绝境之中,不仅奴隶制在经济上回到主导地位已经不可能了,甚至自由民的辛勤劳动在道德上都受到了嘲讽。

3世纪危机使统治者意识到了劳动力的短缺,进入4世纪以来,为了保证税源,罗马帝国统治者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将隶农固定在土地上。

公元332年,君士坦丁发布敕令,即禁止隶农出逃。公元337年,君士坦丁再次颁布法令,规定:土地所有者在出卖土地时,可以将耕种该土地的农民一起出卖。

自此隶农成为了土地的附属物。公元396年,在阿卡狄乌斯和霍诺利乌斯的敕令中声明隶农的全部财产属于主人,剥夺了隶农的财产权。

历史中并没有孤立存在的民族,匈人部落与罗马帝国在互动交往中也逐渐融合了对方的文化与习俗。

公元3世纪以来,古老的罗马帝国已经开始显现出种种隐患,帝国内忧外患,危机四伏。

在这一背景之下,代表着游牧民族的匈人部落西迁登上了地中海世界的历史舞台,与农耕文明的罗马帝国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打破了罗马帝国在地中海世界建立的传统秩序。

这不仅仅是两个民族之间的碰撞,同时也是两种价值观和生活习俗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By admin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